7
月9日
清早的我们茶文化实践队在山上采完茶后,就开始了奇妙的制茶之旅。
故事从制茶的第一步骤――晒青开始。晒青是为了让茶青中的水分适当蒸发,减少细胞水分含量,为后面发酵过程的氧化作用做准备。天气很好,阳光很强烈,大家就将采来的茶平摊在地上,放到阳光下暴晒。约过了20分钟,茶叶中的水分大部分被晒干了,晒青便结束了。
接下来开始进行摇青,以使水分继续发散,促进氧化。大家又将茶叶放到圆筒形的竹筛内,开启开关后,竹筛开始滚动起来,两三分钟后,已经可以隐约闻到茶叶清香的味道了。我们关掉开关,将茶叶静置2个小时,又开始第二次的摇青。这次的摇青持续了6分钟左右,之后又是2个小时的静置。等过了漫长的2小时,还要进行最后一次摇青。大家都显得很兴奋,纷纷围在了竹筛旁。这次的摇青持续较久,需20分钟。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大家能感受到茶叶的味道也越来越浓。摇青结束时一打开竹筛,沁人的茶香就扑鼻而来。而竹筛里的茶叶也较之前更干更软了。
这时候的茶叶就可以开始进行发酵了。据说发酵是决定茶叶色、香、味品质的关键,所以大家都很重视这一过程。大家把茶放到空调间里,让它充分氧化发酵。一段时间后,茶叶的颜色已经变得有点微红了。因为我们采的茶叶是乌龙茶,所以只需要半发酵就好了。大概发酵到微红的程度,就可以进行杀青了。
我们先将杀青机打开进行加热,等到它的温度达到200度左右时,才将茶叶放入,开始滚动。200度的高温可以杀死叶细胞,阻止发酵的继续进行。杀青并不需要很久的时间,大约2分钟后,我们就将茶叶取出进入后面的制作工序了。
制茶过程复杂而神秘,使我们大开眼界。